今期《經濟學人》報導,聯合國將 2008 年訂為國際馬鈴薯年,以表揚馬鈴薯對世界的貢獻。


馬鈴薯對世界有甚麼貢獻?原來這種尋常的食物與經濟發展、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息息相關。


十九世紀時,馬鈴薯成為英格蘭北部居民的主要糧食。由於馬鈴薯容易種植,能減省農地的人手;碰巧該地藏煤量甚豐,因此居民便可轉投新工業,間接促成了英國的工業革命。


1845 年,愛爾蘭的馬鈴薯失收,令近百萬人餓死。本來英國有一條保障本地農產品的穀物法,但由於這次不幸的事件,令政府不得不廢除這條惡法,容許愛爾蘭從外地輸入食物,以解燃眉之急。後來其他地區爭相仿效,最終令自由貿易成為英國的國策。當年威靈頓公爵埋怨道:rotten potatoes have done it all (這一切都是由爛鬼薯仔引起的)


今時今日,馬鈴薯已成為全球化的標誌,看薯條多受各地人民歡迎,便可見一斑。但原來在 16 世紀時,人們一點也不喜歡這種食物。他們認為,馬鈴薯只適宜讓動物進食;又有人散播謠言,說吃馬鈴薯會讓人患上痲瘋病。及後大家才破除對馬鈴薯的迷信,並開始欣賞其可靠及多樣化 (炆、炸、煮、烤樣樣行)


趁今年是國際馬鈴薯年,讓我們一起向改變世界的馬鈴薯致敬!


《經濟學人》其他相關報導:Llamas and mashWonder-food


(謹以此文獻給可愛的薯頭,我昨天去了看「食客」啦!)


 


[後話:馬鈴薯除了叫 potato 外,又名 spudtuber]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estnut girl 的頭像
    chestnut girl

    chestnut girl的部落格

    chestnut 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